文殊菩萨在线灵签抽签,周易文殊菩萨灵签

忘了在哪里许愿,也忘了许什么愿了,求签说我曾经许过但没去还愿

文殊菩萨的 “定许郎君去采芹,更要功夫刻刻勤,蛟龙终非池中物,才知方享在奇文” 第2支签财神菩萨求的第一签 “君子问卦去求财,守旧安然可免灾,勤俭持家惧有益,七分财喜自然来”这2支签含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我不相信天上会馅饼掉下来,我就想求事情做成,让我付出的努力有所回报。


文殊菩萨解签

这位朋友,老实告诉你,如果你真的信佛教的话,就不要去信解签一类的东西啦!《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就明确要求不要信这类迷信的东西。佛教里面没有求签解签一说,都是后人胡编乱搞附会的。


六爻占卜是什么

六爻占卜就是通过八卦六个爻的变化预测天地人事的一种方法。又称为“周易预测”学。它是【周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称卜筮。免费六爻起卦 “奇门遁甲”、“地理风水学”、“大六壬”“梅花易数”等预测学也是【周易】的应用分支,为了区分预测方法的特殊性。所以本文冠名六爻占卜。 一提起占卜难免受到一些人的责难或蔑视,但【周易】一脱胎就和占卜连为一体、不可分割。也就是因为【周易】与占卜密切关联,所以才能在秦始皇的焚坑中逃过一劫,保住了‘性命’。继而传播于华夏,名扬海外。尽管历代易学研究者早就认定【周易】的涵义广泛渊深,不能只限定用来占卜。但也不要一提起占卜就表现出那种轻蔑鄙视的态度,‘卜筮’两字毕竟对【周易】有过‘救命’之恩!“知恩不报非君子,易道行事是大人”。这也是华夏子孙的必修之德。果真有轻蔑鄙视卜筮学的先生们也不必介意,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本文在此也不过是调侃而已。 【周易】的核心是八卦,卦离不开数。《说卦》开头写道:“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古代是用四十九根蓍草通过多次分解而立卦,手续很麻烦。到了汉代,蓍占的方法由京房加以改进,用三枚小钱代替了蓍草,减化了手续。唐代末年,陈抟向麻衣道长学艺,把占卜的方法更完善地推进了一步。著有【火珠林】一书。明清两代占卜学更进一步地发展,代表性的作品有【易占大全】、【增删补易】、【卜筮正宗】。当代邵伟华先生的【周易预测学】再次敲开了占卜之门。 为什么用三只小钱呢?根据是﹔“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三数为天,为阳极,超则生阴。两数为地,为阴极,超则转阳。.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占卜变爻的依据。 这里面有个大家担心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对占卜学质疑的问题。易理的阴阳转换是遵循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不是以人的意志能转移的。比如﹕春夏秋冬的交替,月圆月缺,阴睛雨雪,白天黑夜,无论科学怎样发达,人是无能力左右它的运变规律。 占卜用三只小钱是人的行为,它可以根据的意志转移。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地摆弄。既使不摆弄,也只能占百份之五十的对应概率。非阴既阳,非此既彼。 再者,第一次占卜所呈现的阴阳应对事件分析,和第二次、第三次占卜所呈现的阴阳不可能是一样的。那么,根据不同的阴阳卦象、爻变去判定一件事情的一个相同的结果能准确吗? 解释者答曰;“心诚则灵”!于是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凡占卜的结果不准时,是因为占卜人心不诚而造成的。于是各色各样的‘占卜先生’便可以堂而皇之的开脱责任。这就给否定占卜学的一些人留下了口实——算卦、骗子、迷信。最后连易经也不放过。 我们有必要把“心诚则灵”这四个字再认真解读一下,便可以解除一些人的误会。 1、就是当事人在预测之前不能弄虚作假,你要占卜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必须是确实有这事。不能假设,无中求有。(多得空爻) 2、思想意识的要排除一切疑虑偏见。不要把对断卦人的印象,水平之类考虑进去。(玄武当世,卦的对应关系是当事人——断卦人) 3、专心去想一件事。不受其它事件、外因的干忧。 (避免卦象、爻象乱变、多事交织) 这样要求心诚总不算过分吧。只要当事人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如果还断不准,这就是断卦人的水平问题了。这叫各负其责!鉴别骗子、迷 信也有了个标准。 也许有人压根就不承认占卜理论的成立。这里面也分两种人; 第一种人不承认阴阳对立统一的古老哲学理论,三生万物不知何意。全面否定易道之学说。这种人本文不予理会。 第二种人承认上述理论,但对人为地设定条件起卦有疑虑。这就要回归到万物皆有像的原理上来解释了。宇宙的阴阳动动是道的高级层次。它对世界万物有制约演示作用。其表现形式就是那张阴阳太极图。按照一物一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原则,每一个物体[无论是有生命和无生命之体]都有阴阳之像。三个铜币、造型一致,有阴阳之象的鲜明标志。选择它非常容易操作。实际上凡三个平衡相等的物体都可以用来操作。如树叶、竹片、瓦片等,只要容易辨认阴阳之面都行。所以器物选择是合理的。器物本身是自然界的一分子。 人也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但人有智慧,有思想意识,有时候凭自己的智慧不顺从自然的招唤,与选择之物不能‘共鸣’。在占卜时一定要达到‘共鸣’才能生效。这就是为什么要求当事人占卜时要心诚的理由所在了。


六爻占卜!!!!

从卦象看你的处境困难,虽然上面的领导对你好但是下面的人和你关系不融洽,要调换工作须到阴历七月


五台山求签许愿

楼主把心放宽吧。去五台山求签许愿你可以去看看逸行旅游网上的五台山拜佛祈福双汽2日游。去年老婆生孩子之前,也是有点问题。我也是专门去了五台山求签许愿的。都说那里许愿是最灵的。说句实话,现在去五台山求签的人挺多的,说是祝福也好,迷信也好,大家都希望愿望成真。灵不灵是一回事,心里舒服是真的。这条跟线是汽车往返,快速游览五台山,一点也不辛苦。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可以说是寺庙成群,香火鼎盛。我老婆特别喜欢广化寺和殊象寺的古补古风,在寺庙外拍了很多照片。除了五台山求签许愿,在这里散散心也不错。那里的环境很好,生态也不错。只不过晚上住在山上时,不要单独到处乱走。有野生的猛兽哦。这个一定要注意。据说许愿最灵的是早上日出的时候,所以楼主最好是在山上住一夜。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沾一沾那里的仙气也好
记得采纳啊


在抽签中前三三与后三三什么意思

前三三:
见三:(一)依文字理解而立见
(二)初见空寂灵知之显见 (三)觉照了妄中的体验之见
行三:(一)依信行
(二)依法行 (三)依性行
位三:(一)识心分别位
(二)住心无念位 (三)虚明朗照位
后三三:
三通:(一)慧通
(二)法通
(三)性通
三用:(一)破转之用
(二)化机之用
(三)妙显之用
三德:(一)法身德
(二)般若德
(三)解脱德
前三三与后三三的问题,这是一个典故。就是文喜到五台山参拜的时候,遇到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就和他对上话了。那么他就想,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教化区,但是不等于都是圣贤,一定有凡夫。他如果以为这里都是高僧大德,就会感到很失望。所以文喜就问:“请教大师,五台山有多少僧人?”这个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这个老和尚其实就是文殊的化身,答覆了一首偈子:
“千峰顶上色如蓝,”千峰顶上就是高高山顶上,色如蓝就是平等一片当中。
“谁问文殊谁对谈。”谁在问文殊、谁在对谈呢?这就是暗中的机在里面,意思说你所对谈的就是文殊。
“欲知清凉多少众,”五台山的清凉寺有多少众?
“前三三与后三三。”这就是说前三三后三三这个典是从问“众”来的,从问“多少人”来的。

如果以体用来体现的话,比如说无量,体性是无量无边,用处也无量无边,就很难说明问题。因为毕竟是文殊的“众”,就是教化的“众”,那么教化的众它就有区别:一个是外,一个是内。外就是金刚窟以外的那些大众,还有金刚窟以内的圣位的,这个叫内众,内圣位。这就体现了前三三和后三三的无量差别。
前三三有很多很多,那么很多很多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呢?古来一直没有人来解释这个问题。后三三到底是指哪些呢,也没有解释的,只是无量。我们现在就根据禅宗的一些修证过程来解释这个问题。
这里讲的“以证法身本位为前后之界”,什么叫前,什么叫后?从修道来讲,你没有证法身本位,就是修道之位,也叫证道之前;那么证法身本位之后呢,就起用,它是本位之后,所以叫后三三。
前三三的第一是“见三”。
因为修行的入门就是从“见”开始的,就是认识论。没有一个认识的,就没有开始,首先从认识开始。那么认识论当中有三方面。
第一是“依文字理解而立见”。他学了很多经教、理论,然后建立了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文字道理之上的,由思维意识来把握的,在我们佛教里面叫立见阶段。我们遇到那些教授、学者,如果他推出的一种说法,是建立见地的、知见的,就知道他这是第一个阶段,他没有开悟的。为什么呢?他的内容都是建立知见的,他这个知见你一破掉它的时候,他会抵触你的。这叫立见阶段。
第二是“初见空寂灵知的显见”阶段,就是说他把分别心歇下来,把文字道理歇下来,不再建立分别知见,心中不存东西,这个时候有师父的引导和自己的参究,他忽然之间进入了空寂灵知的状态,就是觉性的最初步的状态,这个时候他什么都没有,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但是会自然而然地显现这个见地。就是说,他非常的清楚明了,明明白白这就是觉性,这不是别的。刚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后来一旦明白,一旦会取它,这就叫见性了,就是初见佛性的阶段。这是第二种见,叫“显见”,不是立的,它不用建立,它就明明白白,就是这样,用就可以了,时时觉照,但是它还不能活泼,还不能照见一切,还不能通达一切的,正只是显现这个见地。
第三就是“觉照了妄中的体验之见”。由这个空寂灵知的显见,时时刻刻不离无分别的见地,那么它又时时觉照了然,觉照在当下之中,就有一个了妄的过程。当妄想起来了,当烦恼升起来了,当执著来了,当境界来了,它就要觉照了妄。在了妄的过程当中,它又体验。因为了了一层,它有新的一层体会,是不断的殊胜、不断的体会的。而且很多的知见很多的说法很多的境界,在这里不断地了脱、不断地化解,就有一个了见的过程。而它的见其实在这个时候会升华为智慧,是越来越透彻、越来越明朗,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智慧是哪里来的,就是一个了见、显现的一个过程。
这就是“见三”,这个“见三”包括很多很多人。这三个层次上,有很多人会出现。
这第二是“行三”。
就是以修行角度来讲。前面是见,见是佛教的认识论或者智慧论、见地论的一个过程,一种体现。行,就是说行持、用功。它又是一个范围,但它又是相融相摄的,不是分离的。
第一种行叫“依信行”。什么叫“依信行”?就是对佛、对祖师、对自己的师父非常的相信,师父讲什么听什么,或者师父的著作里面怎么讲的他就怎么做的,这种人叫“依信行”。他是依自己对师父这种信心崇拜来修行的,但是师父要改变了,他可能要转不过来,他会停留在那里。他不灵活,他没有自己的智慧。
第二是“依法行”。依法行就有自己的见地,有自己的修行方法,有自己修行过程当中的体验,有自己所呈现的境界,这叫“依法行”。依法行是不依赖师父的,师父怎么讲不要紧的,他已经把握了,把握了师父的精髓,超越了师父的形象的执著和文字的执著。他要超越出来,依法而行。他是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去体现自己的修行历程的,这是依法行。
第三是“依性行”。就是说他明心见性了,安住在本位上,时时刻刻地依性而显现,那么这个行就不是一种修为的过程了,它是体现的过程,这种行是最殊胜的行。但是虽然在这种行当中,不一定是圆满了,它还有染污性的。但它的立足点既不是“信”也不是“法”,它的本性以外没有信,本性以外没有法,它完全依本性而修行、而体现。这是第三“依性行”。
那么通过上面的“见”,又有具体的“行”,那么他就有“位”。人类社会,无论你是什么人,总有你的位置,修行人也同样有你的位置。
位置也有三种。
第一种是“识心分别位”。按照你的意识心去分别你的见地,分别你的生活,分别你的修行,分别你的师父和境界。你一直住在这种识心的分别阶段,那么这个位置是完全凡夫状态、完全执着状态、完全对立状态的一种识心分别位。
第二种叫“住心无念位”。他已经明心见性了,安住在觉性当中,他没有分别念,空灵觉照着,但是他没有起用,力量不大,他还需要涵养。这个位置就是圣人和凡夫之间,中间位。他快要进入圣人,但是还没有到;他已经有圣人的一点的成分,但是凡夫的成分可能更多,会影响着他,他要时时刻刻安住,不安住就会跑掉,就会受影响。这叫安住无念位。他一定要安住在这个无分别念当中,不然就会失照。
第三就是“虚明朗照位”。在这个觉性无分别的本位上(这个本位还不是证法身的本位),就是觉性上,要虚明朗照。照什么呢?照破妄想、烦恼、境界、根身、习气等等,以这个虚明的朗照来照破一切,而且照得从粗到细,从细到微细到极细,去照一切。这个照的过程当中,觉性的功用就会体现,凡夫的世界慢慢会消融,慢慢就证入圣位,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和前面那个对起来讲,就是“觉照了妄中的体验之见”和“虚明朗照”是一致的,与“依性行”也是一致的,这三方面的结合是证入圣位的关键一步。这一步没有做好,他始终是无法证道的。虽然你的见很殊胜,见得很彻底,也是无法证圣位的。

这是前三三。
接下来就是后三三。
后三三就是说,当你虚明朗照到一定的时候,一刹那之间就证入圣位,法身本位,就是“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的境界,那么他就具有三种“通”。
第一是“三通”。
第一个通就是“慧通”。慧通就是像镜子照物一样,朗照,时时刻刻是透明的,透明当中能够显照,这叫慧通。自己的心念显现、境界显现,都能够明朗地照。这是一种慧通。慧通就相等于慧眼。
第二叫“法通”。法通呢,就是照透一切文字的、境界的、缘起的、根机的,方方面面,所有的差别相。慧通是总相,就是说朗照的智慧很透明、很彻底,每一时每一刻都在这个朗照当中显现着,他不用再修。法通呢,就是对具体的事物、具体的缘起,对三藏十二部经也好,各宗各派,各种的哲学人生的道理,各种的根机各种的因缘、因果,都是照得很透,但是要个过程,这叫法通,法通位。
第三个叫“性通”。性通是什么呢?在我们的觉性光明当中,过去、现在、未来,宇宙的万法在这里面、在因缘当中显现。它自然通达显现,能够照了无碍。这个是很微妙的境界了,就像观音菩萨证到十方圆明之后,整个境界都显现,诸佛的境界、众生的境界在性通中显现。这个是很高的境界了,叫性通。
这三个通实在是超过六通的。六通的最后一个通才接近于慧通,就是漏尽通。漏尽通是指他没有烦恼,获得清静,但是它没有提到朗照。漏尽通之后才能显慧通的朗照,慧通的自性的朗照境界乃至通差别与圆通无碍,这个是叫三通。
第二是“三用”。
就是说你有这么三通,或者三通也不是说都圆满以后才达到三用的,它是交叉的、圆融的,就在这个法身本位上要起这三用。

第一,“破转之用”。以他的光明的加持力破众生的执著,就是说,一个执著的人到他面前,他自然会知道,马上就显示出来,他用一个方便来破你,或者来转你。“破”是用智慧,把你的执著破掉。“转”是用一个方便把你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比如说你散乱心很严重,他叫你念佛,就是一种转化。如果你对世界很贪着,他给你一个极乐世界,给你另外一个东西,叫转。这叫破转之用,是第一步要达到的。

第二步,是“化机之用”。一个人有一种障碍,心理上有一种落处,或者说,他有某一种机缘,需要见到某一个师父,在某一个地方修行,他的将来的因缘怎么样,等等一切,呈现在他的觉性当中。那么他有他的加持力来化他的机,使他契入佛道,要告诉他,你见哪个师父比较好,在哪个地方修怎么样,或者说你现在身体上有什么障碍,你的心念上有什么障碍,是智慧的障呢,还是业障呢,烦恼障呢,报障呢,等等。或者你的“机”障碍在哪里,为什么不活,为什么不透彻,等等这一切,很多很多的,非常的复杂,他都能够照机而化,化解你的机的弱处。这叫化机之用。这是又微妙一层了,甚至这个化机不一定用语言、不一定用动作的,可以是无形的。
第三种叫“妙显之用”,妙现种种的神变境界,显现种种不可思议的力用,像极乐世界,像密宗里面的坛城,像自性光明里面的种种的变化,这里面就是有无尽的作用,叫妙显境界。如果不能妙现呢,还不行。比如说你度一个亡灵,你就要在妙显当中显现你自己是阿弥陀佛,你化作莲花来接迎他,就是妙现。就是在觉性不动当中会化作很多的光明的作用来摄持众生、利乐众生,这叫妙显之用。
下面最后部分就是“三德”。
一是“法身德”。证到前面的时候就是法身德的体现。法身德是怎么样子呢?就是说在宇宙当中透明的一片,安住不动,非常的寂静,就是寂光,清静的寂光当中,它是一片的,就是禅宗常常讲“打成一片”。真正在一片当中不动摇的话,就是法身本位。它是一种透明的光,也可以叫“圆光”,无内无外的,没有生死、没有来去的这一片觉性的光明,透明的无相的光体,就是法身德。这是真实存在的,非常有力量的。一个人要融入法身的话,那么会得到全部的加持,烦恼执著都会化解掉。所以法身是根本。
由这个法身德再起第二种,叫“般若德”。般若德就是智慧朗照。这个就是他受用的妙用在里面。自受用主要是以法身德圆照觉体显现报身德的功德。这个般若德是圆明照了,具足五智、五光,自然地照了一切境界。般若德包括了前面三种通和三种用在里面,才能圆满般若德。般若德所成就的报身,有自受用、他受用的显现,它是功德无量的显现,还有报土,如极乐世界,像阿弥陀佛的报身的这个体现。

第三叫“解脱德”。解脱德是什么呢?就是一切众生能够见闻到他的名号、身像,听到他的说法,结过缘,自然会获得解脱。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好像我们念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都会得到加持解脱,能够解脱一切众生烦恼执著,而且是自然的、不用作意的。佛与菩萨有这样的威力,不可思议的圣妙之用。所以说经里面常常讲,念药师佛、念阿弥陀佛等,这都是果上功德加持众生,而且众生念他相应的时候都获得解脱。而且佛经里面讲,一个见性的人,如果和某某佛有缘,自然在他的光明当中得解脱,得到加持。这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德。
这样,整个禅人的禅修过程就是所谓的前三三、后三三,包括一切位,也就是无量众。